中新网北京12月4日电(记者 徐婧)首届四季青杯北京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4日闭幕。134人首次获得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决赛前10名分别获得大赛一、二、三等奖。
首届四季青杯北京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 任晓宇 摄
作为首次由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的市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本次大赛充分展现了首都一线养老护理员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护理技能,也让社会大众进一步了解和认同养老护理员这一职业,让更多人才积极投身一线养老服务工作,推动首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大赛裁判长刘晨在点评环节中指出,本届大赛是北京市政府做出加强养老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技术难度、参赛规模、竞赛程序等方面在行业内做出了创新性突破,引领养老服务人才建设。大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决赛阶段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竞赛题目超过以往传统竞赛三级工(高级工)的水平,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按照二级工(技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进行考核。
大赛首次由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两个市级部门在职业技能竞赛方面运行多年,各自制订了较为完备的管理办法和技术规则,本次大赛突破原有程式化差异,首次从竞赛目标、考核程序、评判角度等方面,将民政技能对决和鉴定中心等级认定进行了深度融合实践,为行业内积累了宝贵经验。
前期,通过广泛动员、选拔推荐的方式,共有510名养老护理员进入本次大赛,通过初赛、复赛层层选拔,110名选手进入复赛,30名选手晋级决赛。
从年龄分布看,进入决赛的选手中40岁以上3人、占比10%,31-40岁的选手7人、占比23%,26-30岁的选手10人、占比33%,25岁以下的“95后”选手10人、达到了33%,且不少是学养老护理相关专业的年轻人。结合服务年限来看,服务3年以下12人、占比40%,3-10年12人、占比40%,10年以上6人、占比20%。
以上数据一方面显示出北京养老护理员队伍越来越年轻化,更多青春力量加入到敬老孝老、养老爱老的队伍中来,另一方面也显示出30岁以上、长期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越来越多,养老护理员队伍的稳定性进一步显现。
首届四季青杯北京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 任晓宇 摄
从教育程度看,进入决赛的选手中本科12人、占比40%,大专15人、占比50%,高中2人、占比6.7%,初中1人、占比3.2%。结合专业分布来看,73%的选手来自护理、养老服务专业;其他专业跨界进入养老服务的比例逐年提升,占比27%,显示出北京养老护理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进一步增强。

相较于以往仅可通过等级认定考试的方式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情形,本次大赛首次与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挂钩,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水平认定工作开拓了新渠道。今后,将有更多养老护理员通过这种方式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北京养老护理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大赛中,134人首次获得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获得高级技师等级证书5人,获得技师等级证书4人,获得高级工等级证书18人,获得中级工等级证书45人,获得初级工等级证书62人。

另有8人等级证书升级。其中,初级工升中级工3人,中级工升高级工3人,初级工跃升为高级工1人,由初级工直接晋升为技师1人。22人与原证书等级相同,不再重复发放相应等级证书。(完)

中新网昆明12月4日电(罗婕)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站4日发布,该省司法厅在印发《云南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后发布有关政策解读,将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有关精神纳入《实施方案》,通过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是法律实施的关键环节。云南省推动落实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结合实际,印发《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总体要求中指出,到2025年底,云南行政执法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行政执法队伍能力素质显著提升,行政执法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更趋完善,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显著提高,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明显增强,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政策解读显示,《实施方案》主要特点为聚焦民营经济,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时,要加强涉民营企业案件监督,纠正滥用行政执法权的行为,清理过多过泛的涉企行政检查,让企业有更多时间精力专注生产经营;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时,要聚焦行政审批“中梗阻”和卡、拖、慢等问题,不断加强个案监督,通过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明确,加强对云南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推进情况的跟踪分析和检查考核,分阶段、分步骤开展评估,将于2024年10月底前完成中期评估,2025年10月底前完成终期评估。(完) 【编辑:付子豪】